发布时间:2025-06-16 11:16 作者:管理员 点击量:
各处室部委(中心)、二级学院: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精神和国家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,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,探索数字赋能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,建设新型数字教育资源,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,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课程教学质量,学校决定开展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立项范围
1.申报课程应为纳入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,并至少经过2个学期或2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。
2.已获立校级课程建设类项目但未结题的课程,不纳入此次申报范围。
二、申报限额
各教学单位按限额进行推荐申报(详见附件1)。
三、基本要求
1.课程团队
(一)课程团队师德师风优良、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,能够保障课程教学稳定有序且持续运行。
(二)团队所有成员近3年无教学事故。
(三)课程负责人须为本校在职教师,教学理念先进,教学效果良好,有足够的精力按期完成课程建设,确保课程及时投入应用并持续更新。
(四)申报团队总人数不超过5人,申报人主持最多1项、参与(含主持)最多2项。
2.课程内容
(一)坚持立德树人,政治导向正确,内容规范完整,具有较高的科学性。
(二)无危害国家安全、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内容,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。
(三)课程目前应已建设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视频、课件和习题等在线学习资源。
四、建设内容
(一)以学生为中心,融合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知识图谱、AI智能体等现代信息技术,依托在线学习平台、AI工具、智慧教室及必要的教学资源与支持,开展深度混合式学习设计,持续进行优化迭代,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、个性化学习体验和高质量教学。
(二)突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模式创新,教学从“师生交互”向“师/生/机”深度交互转变。提供个性化、精准化的效果反馈和路径推荐,实现高效自适应学习。
(三)课程知识图谱的建设需要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匹配,应包含能力图谱、问题图谱、知识图谱和教学资源列表。
(四)课程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地将知识图谱建设的成果进行呈现,其中每个知识点包含知识点画像、知识点简介、知识点结构。提供学生知识点学习画像和学习路径,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。
(五)课程智能体应具备智能问答功能,可随时为学生提供答疑和解决学生问题的相关服务。应包含课程常见问答库和通过AI分析学生问题并回复学生的能力,智能体具备可用、可控、可信的基本原则。
(六)课程应形成人工智能应用于考核与评价的方法与策略。
五、工作流程
1.各课程团队填写申报书,提交至课程负责人所属二级学院;二级学院组织审查后按限额择优推荐,并填写推荐汇总表,统一报送材料至教务处;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,评审结果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发文公布。
2.各课程团队应做好课程内容自查,确保课程质量。各二级学院应对课程团队成员情况以及课程内容把关,确保课程正确的政治方向、价值导向。
六、材料报送
1.申报书(附件2)纸质版一式五份,A3双面打印成册;佐证材料胶装一式一份,设立封面、目录及页码,择要附录,不超过50页。电子版均为PDF格式。以上材料用牛皮袋封装,外贴申报书封面。
2.推荐汇总表(附件3)由所属学院统一提交。
3.全部材料及其电子版于2025年9月22日上午报送至教务处教学建设中心(求实楼1207室),不符合要求或逾期报送不予受理。联系人:刘源,联系电话:19522675181。
教务处
2025年6月16日